当前位置:首页>>以案释法
以案释法
【以案释法】小孩的“红包”谁能花,民法典有说法
时间:2024-02-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在其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求,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创设“民法典检说”微信普法平台,从人的一生与民法典的关系出发,通过检察官说法、以案释法,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践行检察为民情怀。



每期一问

春节就要到了,小孩子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谁有支配权呢?



情景一







妈妈


小红,今年过年姥姥姥爷给了你多少红包呀?


孩子

这我可不能说!我要是告诉您,这钱就不是我的了。

妈妈


你这孩子,妈妈还会要你的钱吗?你还小,我只是暂时帮你保管一下。


孩子

那好吧。不过,等到明年我可就不给您“上交”了。明年我就八岁了,我看电视上说了,等到八岁我就能自己花钱啦。

妈妈


嘿,你小小年纪,懂得还真多!好吧,妈妈答应你,明年就让你自己收着。


孩子

妈妈万岁!我就知道您对我最好啦!

妈妈


你呀,好好跟着老师学习,我就踏实啦。


孩子

哎呀,我马上就是大孩子了,我会好好学习的,您就放心吧!



情景二








爸爸


小明,咱家桌子上的钱呢,你看见了吗?


孩子

钱…钱被我花啦!

爸爸


你花了?你一个九岁的小孩儿,三十张那么多,你都花啦?买什么了?


孩子

我买了一个游戏机,我们班小刚就有一个!我用的是爷爷奶奶过年给我的红包钱,我为什么不能花?

爸爸


你现在还小,你自己花这么大一笔钱不算数!我问你,小刚那个游戏机是他自己买的吗?


孩子

……不是,他上次考了我们班第一,他姑姑奖励他的。

爸爸


那不就是了吗?你想要游戏机可以跟我和你妈说,这么贵的东西你不能自己买!


孩子

但是…但是那是我的压岁钱,给了我的,我不能花吗?

爸爸


不是不能花,你自己买本漫画就是可以的呀。钱是你的,但要想花这么多钱得等你十八岁之后。这是法律规定的!


孩子

对不起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们去把游戏机退了吧。您别叫警察来抓我…

爸爸


这孩子,说什么傻话呢!走吧。不过你想要游戏机,爸爸也能理解。看你这次考试的表现吧!


孩子

谢谢爸爸!我一定好好听课,认真做作业,您就等着看吧,这回我肯定比小刚高!


在很多父母的认知里,

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

应该由父母来“保管”,

那么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让我们来听听检察官的说法吧!



检察官说法




检察官

年关将至,相信家里有小朋友的各位父母都会发现自己家的孩子 “腰包变鼓了”,收到了长辈们的压岁红包。在法律概念中,此类压岁钱的性质属于“赠与”,受赠人就是这些小朋友们,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小朋友们对自己的压岁钱享有所有权。


那么小朋友能不能自己决定怎么花费自己收到的红包呢?


根据民法典规定,年龄在八周岁以下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岁的小朋友是不能自己花费压岁钱的,他们的购买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而年满八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小朋友,是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这个行为的效力是得到承认的。就是说花小钱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大额消费,小朋友不能认识到这个数目真正的意义,就需要有监护人的事先同意或事后追认,否则这个行为是无效的。若孩子已经满十八周岁,成为法律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已满十六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法律将其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就都能自由支配自己收到的红包,父母不能再进行干预了。



温馨提示



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并非一蹴而就,对于已经满八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对超出其认知以外的大额消费,家长还是应当注意及时干预教育,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 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人民法院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后果,以及标的、数量、价款或者报酬等方面认定。